读《还好我不是新加坡人》有感(转)

读《还好我不是新加坡人》有感(转)

原始地址

作者龙应台是台湾著名社会批评家,八十年代她在宝岛“放火”,一时间名声大噪,那本《野火集》让她从此广为人知。而上世纪九十年代,她又在新加坡“放火”,写下了这么一篇极具争议性的文章。

龙应台一向以文笔犀利老辣,说话微言大义而出名,这篇文章显然也有这一特点。细细读来,这篇杂文和她的大多数作品一样,都是着一时事或是小事出发,从而牵引出一个相当大的命题。在本文中她先是提出对新加坡外长在国际会议上以亚洲人代表自居,将狮城文化等同于亚洲文化的不满,在此基础上,她开始批判新加坡的某些法律条文和政府政策。其中最一针见血的要属那句:“给我再高的经济成长,再好的治安,再效率十足的政府,对不起,我也不愿意放弃我那一点个人自由与尊严。”

意料之中的,这篇短文遭到一片骂名。龙应台觉得委屈,另外发文称自己将主要火力放在了外长未经其它亚洲人考据和同意就把自己、乃至把新加坡当作亚洲代表这一点上,她不满外长以亚洲之名发出新加坡人的声音。然而,令那些愤怒的新加坡人真正不满的却是她在文章最后对于狮城的举例讽刺与挖苦。

在我想来,在这场唇舌交战中无论作者还是读者都有点小题大做的嫌疑。众所皆知,一篇好的批判性文章必须夺人眼球,因此,这篇文章的标题和结尾必须令人眼前一亮。龙应台不满自己的亚洲人身份“被代表”,这体现了她尊重人权、支持自由的一面,当然这与她的身份和多年留洋经历是分不开的。而想想新加坡文化与西亚文化、印度文化的巨大差别,让它来代表亚洲人说话的确有点名不正而言不顺。但实际上,我们也必须承认,在特定场合里,让新加坡代表亚洲人说法也未尝不可,本来这就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它的文化融合了中华文化、马来回教文化、印度文化,作为亚洲文化的大熔炉,在非正式场合把自己当代表那还是有点说服力的,我们不也常常理直气壮地说“我们亚洲如何如何”吗?但鉴于那是在国际官方会议上的讲话,加之明明知道事后会被西方媒体大肆渲染一番,这为代表实在不合适。

再看那最令狮城人民不满的部分,即龙应台对狮城政策的批判,说真的这部分占全文的比例并不大,又何以一石惊起千层浪呢并且几无附和龙文之音呢?对此龙应台的解释是:一是新加坡人确实比较满意于现状,乐于接受由权威政府领导的生活方式;或者,在权威的笼罩之中,不同基调的声音根本还不敢冒出来。”我觉得这两个原因都有可能。的确,新加坡这个蕞尔小国近几年的发展倍受瞩目,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实力实在不容小觑。有很多人都在羡慕“花园城市”的廉政与洁净。短短几十年就有了如此大的进步和成就,狮城人民很有可能是对政府十分满意甚至是充满感恩的。当然,这并不代表这个国家就没有问题,但是很明显这种政体、甚至是这份普遍的感激都极有可能成为“敢怒而不敢言者”沉默的原因。所以说,第二个假设也可以成立。

这么说来,是龙应台恶意赚取噱头,鸡蛋里挑骨头了?当然不是。我们必须承认她的出发点是善意的,甚至可以说是极具理想化的,事实上无论在哪一个国家,知识分子愿意为社会的鸡毛蒜皮小事而生气、而发出批判之声,这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何况和她当年批判台湾相比,这篇文章已经很客气。正因我们身处于这样不够完美的社会与时代,我们才应该对小事看不顺眼、对琐事斤斤计较—只要我们都是为了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批评,让学者们慎思、明辨。也正因如此,当今不少学者都认为,将眼下大热的龙应台和周国平放在一起,两者固然没什么可比性,但是对青年人而言,读多一点龙应台也许会对这个国家更有益。如果硬要就新加坡到底好不好来说,或许只能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读罢这篇杂文,我想这其中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深思:同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新加坡何以拥有这么强的核心凝聚力?再者,如果连这般清廉、法制完善的新加坡都被人这样批评,我们正在崛起的中国又该何去何从?换句话说,如果现在让龙应台来批判中国大陆,她又会有多少文章可作?

一番深思熟虑后,我想我最欣赏的还要属新加坡《联合早报》,它居然胆敢在本国报纸上刊登这么一篇必将刺痛人民神经的文章。我也钦佩龙应台,她居然胆敢在自己的文集里放进这么多批评自己的文字。看似是拿自己的手打了自己的脸,但为何此时此刻,我有种回到百家争鸣时代的错觉呢?